“三月三”,广西带来的惊艳不止有山歌

2025-04-02 10:56:09 来源: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  “唱山歌咧,这边唱来那边和……”

  随着农历“三月三”到来

  广西又成为歌的海洋

  “三月三”指的是

  农历三月初三

  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

  ↑3月27日,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,师生和家长在分享美食。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

  2014年

  广西将“三月三”确定为

  地方性法定节假日

  曾有网友在网络上调侃

  “世界那么大

  三月三只有广西在放假”

  “三月三”期间

  广西各地人如潮、歌如海、舞翩跹

  诗意山水与民族风情交相辉映

  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共舞

  这个欢乐的节日

  寄托了广西各族群众

 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

  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

  

  山歌在“三月三”的各类活动中占据着绝对地位

  每当“三月三”临近

  广西一些网民会在社交媒体上说

  “村长喊我回家唱山歌”

  虽然玩笑的成分居多

  但仍然可见山歌在广西人民心中的地位

  ↑这是2025年“广西三月三·八桂嘉年华”开幕式现场。

  

  当然,每年“三月三”期间

  广西各类传统体育竞技与展演活动同样不容或缺

  今年,“潮动三月三·民族体育炫”系列活动

  就涵盖了体育比赛、志愿服务、人才培训

  以及对外交流等多个环节

  突出了全域性、全民性和惠民性三大特色

  ↑3月27日,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,学生在开展旱地龙舟趣味赛。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

  从传统的保留节目抛绣球到动感十足的街舞

  各种玩法让今年的“三月三”有了更多看点

  不少运动项目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长期参与和创新中

  焕发新的活力

  

  绣球是我国民间传统的

  定情物和吉祥物

  ↑在河池学院“三月三”活动现场,充满绣球元素。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

  在“三月三”期间

  青年男女用抛绣球的方式传情达意

  充满趣味性的抛绣球

  还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传统体育运动

  ↑2月19日,在广西玉林市民族中学,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体验背篓绣球。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

  如今,抛绣球

  已被广西多地列入中考项目

  是中考体育可选的项目之一

  绣球文化

  以一种更规范且不失趣味的方式

  得到了传承

  ↑2024年11月1日,在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八中学,体育老师在讲解高杆绣球的动作技巧 。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

  

  有着“一苇渡江”美誉的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

  也在“三月三”期间再次成为亮眼的风景

  从训练场到旅游景区

  这项民间绝技收获了不少喝彩

  今年“三月三”期间

  广西多地文旅部门积极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

  独竹漂、竹竿舞等一大批传统体育运动

  让游客们一饱眼福的同时也有机会亲身参与

  ↑3月26日,在河池学院“三月三”活动现场,独竹漂运动员身着民族服饰在湖面上表演。(肖佳 摄)

  ↑3月29日,游客在广西南宁园博园跳竹竿舞

  ↑3月26日,在河池学院“三月三”活动现场,师生们在跳竹竿舞。(肖佳 摄)

  

  传统的舞龙舞狮

  也在“三月三”期间玩出了新花样

  在广西

  各地群众将舞龙舞狮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

  ↑3月30日,在广西南丹县“三月三”活动现场,演员们在进行竹蒿龙展演。(容宝典 摄)

  草龙、芭蕉龙、板凳龙、猫狮……

  这些形式各异的舞龙舞狮形式群众参与程度高

 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

  从一人到多人都能玩得起来

  锣鼓一响

  连观众也要跟着节奏扭一扭

  ↑3月30日,在广西南丹县“三月三”活动现场,演员们在进行板狮展演。(容宝典 摄)

  此外

  今年恰逢中越建交75周年

  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

  各类跨境体育赛事也在“三月三”期间火热开赛

  街舞、跨境骑行、象棋比赛……

  丰富多样的赛事在展现民族文化与边境风情的同时

  也不断增进中越友谊

  推动跨境旅游合作

  ↑3月30日,在广西凭祥友谊关,越南街舞选手在表演

  ↑3月29日,演员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唱山歌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

  一年一度“三月三”

 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

  得到了充分展现

  一系列现代体育运动的同步开展

  也有力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

  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团结凝聚力

  为广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

  记者:曹祎铭

责任编辑:崔永霞
新闻关键词: